个人简介:
包莉,现任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获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学士,美国纽约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各一项,主持市厅级和校级项目数项。一作或独作发表SSCI期刊论文近10篇,其余级别期刊论文数篇。获2018年度第二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工作案例三等奖,江苏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4年“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江苏省赛区英语专业组三等奖,2024年度南京邮电大学课程思政论文竞赛一等奖,2024年度南京邮电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等。
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等多部SSCI期刊兼职编辑、审稿人。在202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等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成果被2024年中国教育社会学年会、2025年美国教育学研究年会(AERA)等会议接收。
主讲课程:人工智能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大学英语、性别与社会(选修)、校史纵观与电信发展(留学生)等。
研究领域: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外语教学科研中的运用(大语言模型的使用、影响、接受情况等)、外语教师发展(学术职业发展、专业发展、身份研究等)、外语教学(课堂话语、教学体验、教学方式和变革等)、性别研究(女性外语教师、女性外语类硕博研究生等)、英语学术写作和反馈(学术互动、师生话语等)、教育社会学(使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探究教育学现象)等。
具体主要关注外语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方向,偏向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教师或者师生互动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数据来源为一手语料,比如半结构式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反思日志、民族志等,注重研究对象个体经历和体验的记录与分析。
科研项目:
2024年 主持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项目“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江苏高校外语教师的主体性构建研究”,项目编号: 24SWC-79(在研,2024年9月起),资助机构:江苏省社科联科研中心
2023年 主持南京邮电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出版基金项目“当母职与教职交织:高校女性教师的时间-空间体验研究”,项目编号:NYS223001(在研,2023年11月起),资助金额:3万元,资助机构:南京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处
2022年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社会性别视角下高校女性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 22YJC840001(已免鉴定结题,2022年8月-2023年7月),资助金额:8万元,资助机构: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022年 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组织文化视角下江苏海归教师的学术身份构建研究”,项目编号: 22JYB024(在研,2022年7月起),资助金额:5万元,资助机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21年 主持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项目“‘三孩政策’背景下我国高校女性教师职业困境及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 GJS-XKT2108 (已结题,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资助金额:0.5万元,资助机构:南京邮电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代表性学术成果:
7. Bao, L. (2024). Do women academics forgo childbirth for career progression? Performances of their body boundaries.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https://doi.org/10.1111/ejed.12785 (SSCI)
6. Bao, L. (2024). Gender drag and parody: Performances of professionalism by two young Chinese women acade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ijer.2024.102328 (SSCI)
5. Bao, L. & Yuan, B. (2024).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women academics: exploring gendered career trajectories for those who are not leaders.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 https://doi.org/10.1080/09589236.2024.2326813 (SSCI)
4. Bao, L. (2022). Connecting past and future: Academic geographical (im)mobility of Chinese women academics throughout doctoral educ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2.987060(SSCI)
3. Bao, L., & Wang, G. (2022). “I am willing to do both well”: Chinese academic mothers facing tension in family and caree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2.973110(SSCI)
2. Bao, L., & Tian, X. (2022). Climbing the academic ladder: Chinese women academics seeking recognition on the way to becoming profess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https://doi.org/10.1016/j.ijedudev.2022.102597(SSCI)
1. 包莉.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进程中的纾困路径研究[J]. 管理科学与研究. 2022(6): 67-71. (C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