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

姓  名: 熊健 性  別: 导师类型: 硕士生导师
技术职称: 副教授 电子邮箱: jxiong@njupt.edu.cn
学术型硕士招生学科: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型硕士招生类别(领域): (085400)电子信息
photo

个人简介:

       熊健,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安庆人。2015年6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图像处理实验室访问学习。2015年10月至今,就职于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熊健博士是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物联网专委会委员,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等; 完成与浙江省电力、江苏省电信、南瑞集团等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近年来研究兴趣包括:图像、视频和点云的感知处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
       熊健博士在视频图像编码、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科研和工程经验。近年已在包括IEEE Trans. on Multimedia (TMM)、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TCSVT)、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TII)、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TOMM)、ACM Multimedia等国际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工程领域引用列前1%);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担任TIP、TMM, TCSVT,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SPL),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JVCI), 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 (SPIC),ACMMM等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荣获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度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24国际图像处理会议“近五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ICIP Most Influential Paper)。


个人主页:https://www.scholat.com/xiongjian

研究领域:

近年研究兴趣包括: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课题组欢迎勤奋自律、积极主动、热爱生活、有进取心的同学报考,特别欢迎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编程动手能力的同学(感兴趣的同学可通过邮件联系jxiong@njupt.edu.cn)。

部分代表性论文(* 通讯作者,#共同一作):
[13] Lize Zhou#, Xiaoqi Wang#, Jian Xiong*, Xianzhong Long, Hao Gao. Towards Distortion-Debiased Blin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CMMM), 2024. (CCF A类会议).
[12] Songtao Wang, Xiaoqi Wang, Hao Gao, Jian Xiong*. Non-Local Geometry and Color Gradient Aggregation Graph Model for No-Reference Point Cloud Quality Assessment,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CMMM), 2023. (CCF A类会议).
[11] Jian Xiong, Hao Gao*, Miaohui Wang*, Hongliang Li, KingNgi Ngan, Weisi Lin. Efficient Geometry Surface Coding in V-PCC.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22.(图像多媒体领域TOP期刊)
[10] Xiaoqi Wang, Jian Xiong*, Weisi Lin. Visual Interaction Perceptual Network for Blin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23.(图像多媒体领域TOP期刊)
[9] Jian Xiong, Hao Gao*, Miaohui Wang*, Hongliang Li, Weisi Lin. Occupancy Map Guided Fast Video-based Dynamic Point Cloud Cod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2021.(图像视频领域TOP期刊)-ESI高被引论文
[8] Miaohui Wang, Yijing Huang, Jian Xiong*, Wuyuan Xie*. Low-light Images In-the-wild: A Novel Visibility Perception-guided Blind Quality Indicator.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2.(自动化领域TOP期刊)
[7] Miaohui Wang, Zhuowei Xu, Xueqin Liu, Jian Xiong, Wuyuan Xie, Perceptually, Quasi-Lossless Compression of Screen Content Data via Visibility Modeling and Deep Forecas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22. In Press.(自动化领域TOP期刊)
[6] Ran Shi, Jing Ma, KingNgi Ngan, Jian Xiong, Tong Qiao*, Objective Object Segmentation Visual Quality Evaluation: Quality Measure and Pooling Method, 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2022, In Press.
[5] Miaohui Wang, Jian Xiong, Long Xu, Wuyan Xie*, King Ngi Ngan, Jing Qin. Rate Constrained Multiple-QP Optimization for HEVC.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20, 22(6), 1395–1406.(图像多媒体领域TOP期刊)
[4] Jian Xiong*, Xianzhong Long, Ran Shi, et al. Background error propagation model based RDO for surveillance and conference video coding. 2nd E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Hybri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ct. 05, Yiyang, China. (Best Paper Award)
[3] Jian Xiong*, H. Li, F. Meng, Q. Wu, K. N. Ngan. Fast HEVC Inter CU Decision Based on Latent SAD Estim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5, 17(12): 2147-2159.(图像多媒体领域TOP期刊)
[2] Jian Xiong*, H. Li, Q. Wu, F. Meng. A Fast HEVC Inter CU 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Pyramid Motion Diverg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4, 16(2): 559-564.(图像多媒体领域TOP期刊)-ESI高被引用论文
[1] Jian Xiong*, H. Li, F. Meng, S. Zhu, Q. Wu, B. Zeng. MRF-Based Fast HEVC Inter CU Decision with the Variance of Absolute Differen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4, 16(8): 2141-2153.(图像多媒体领域TOP期刊)

授权发明专利:
[27] 发明专利(ZL202011373631.X,已授权)一种基于视频的快速动态点云编码方法及系统,2023.12.12
[26] 发明专利(ZL202011356298.1, 已授权).一种感知视觉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2023.11.14
[25] 发明专利(ZL201910334229.1,已授权).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压缩域大规模图像检索方法,2023.06.06
[24] 发明专利(ZL201910337613.7,已授权).一种基于二维姿态估计的运动训练姿态分析方法,2023.05.26
[23] 发明专利(ZL202011501716.1,已授权).一种动态点云几何信息压缩率失真优化方法及装置,2022.11.29
[22] 发明专利(ZL201910601359.7, 已授权).一种基于轻量级神经网络的无人机图像车辆检测方法,2022.08
[21] 发明专利(ZL201910337704.0, 已授权).一种基于对象级轨迹的细粒度运动行为识别方法,2022.08
[20] 发明专利(ZL2019103189727.7, 已授权).面向家居产品精细识别的优化方法,2022.08
[19] 发明专利(ZL202110073333.7,已授权).一种面向动态点云几何信息压缩的新型合并预测编码方法, 2022.07
[18] 发明专利(ZL201810418937.9,已授权). 一种基于SIFT算法的重复图像匹配方法. 2022.04.
[17] 发明专利(ZL201810527166.7,已授权). 一种基于局部变化检测和空间加权的重复图像匹配方法. 2021.09.
[16] 发明专利(ZL201810458872.0,已授权). 基于背景失真传播的监控视频率失真优化编码方法. 2021.09.
[15] 发明专利(ZL201811264286.9,已授权). 基于对象检测的停球事件的分离方法和系统. 2021.09.
[14] 发明专利(ZL201810461226.X,已授权). 基于最小风险的深度神经网络的异常用户检测方法. 2021.09.
[13] 发明专利(ZL201811264277.X,已授权). 基于对象运动轨迹的停球事件的分类方法和系统. 2021.06.
[12] 发明专利(ZL201710589689.X,已授权). 面向监控视频编码的自适应率失真优化方法. 2020.03.
[11] 发明专利(ZL201710248379.1,已授权). 基于图像相关模型的低复杂度HEVC码率适配转换编码方法. 2019.07.
[10] 发明专利(ZL201710584911.7,已授权).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人物头像卡通化的实现方法. 2019.10.
[9] 发明专利 (ZL 201810420790.7,已授权). 一种基于多频段亮度补偿的显示屏节能降耗方法, 2021.04.
[8] 发明专利(ZL201810145473.9,已授权). 一种水位监测方法. 2019.11.
[7] 发明专利(ZL201610227754.X,已授权). 基于暗通道先验与最小图像熵的交通雾霾能见度检测方法. 2018.08.
[6] 发明专利(ZL2014104733393,已授权). 基于自然场景统计和感知质量传播的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2017.06.
[5] 发明专利(ZL201210574113.3,已授权). 一种基于边缘和运动检测的视频去隔行方法. 2016.05.
[4] 发明专利(ZL201310216553.6,已授权). 用于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的帧间预测编码单元选择算法. 2016.03.
[3]发明专利(ZL201410427508.X,已授权). 基于视觉信息失真分解的全参考视频质量评估方法. 2016.03.
[2] 发明专利(ZL201410439283.X,已授权). 基于多级梯度相似的全参考视频质量评估方法. 2016.02.
[1] 发明专利(ZL201210411951.9,已授权). HEVC帧内编码单元快速选择方法. 2015.10.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元信息联合学习的点云编码质量增强和感知建模,2024-01-01~2027-12-31(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向监控视频编码的分类率失真优化编码技术研究,2018.01~2020.12(主持)
3.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前景背景分离的监控视频编码率失真优化方法研究,2017.07~2020.06(主持)
4.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基金项目,面向视频会议应用的编码块分类码率控制技术研究, 2017.09~2019.08(主持)
5.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变电站仿人智能巡视技术研究,2023.08.01-2024.12.31.(主持)
6. 中国电信江苏省公司,面向差异化业务系统的异常日志检测方法研究,2023.0601-2024.12.31.(主持)
7. 智能警务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多源警务数据采集的点云压缩编码增强技术研究,2024.01.01-2025.12.31.(主持)
8. 南瑞集团国盾量子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运维画像的业务应用系统健康诊断方法研究,2021.10.01-2022.06.30.(主持)
9. 南京邮电大学国自基金孵化项目,低复杂度超高清视频码率适配转换编码技术研究(主持)
10. 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基于运动补偿代价模型的HEVC低复杂度编码技术研究,(主持)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甚低分辨率目标图像的非参数盲超分模型与快速算法研究,2018.01~2021.12(参与)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前端融合的编码摄像理论与方法,2020.01~2023.12(参与)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图嵌入式卷积神经网络及其在全景视频分割中的应用研究,2020.01~2023.12(参与)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表情、语音和姿态多模态情感识别研究,2020.01~2023.12(参与)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可分"二维变换的优化设计及其在视频编码和加密中的应用,2014.01~2017.12(参与)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杂场景视觉注意对象分割方法研究,2013.01~2016.12(参与)
17. 南瑞集团信息与通信分公司,新疆电力视频大数据分布式计算与分析研究应用,2017.04~2017.10(参与)
18. 南瑞集团信息与通信分公司,巡检视频数据高性能并行智能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多核框架项目,2016~2017.(参与)
19. 南瑞集团信息与通信分公司,巡检视频数据高性能并行智能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基础框架项目,2016~2017.(参与)
20. 南瑞集团信息与通信分公司,基于深度学习及WebRTC的视频自动巡检和移动会商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主网管控中的应用服务,2017~2018.(主研)

获奖:
1. 2022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 2023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3. 2022年度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4. 2018年E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Hybrid Information Processing最佳论文奖。
5. 2024年国际图像处理会议“近5年最具影响力论文奖” (ICIP Most Influential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