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孙斌老师本科与博士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后在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皇家学会会士Edward Sargent教授课题组做博士后研究。
孙斌老师以第一/共一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Joule 、Adv. Mater. 、Nano Lett.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共30余篇,合作发表论文56篇。文章被他引8000余次,H因子42。申请人应邀在“2017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MRS Fall Meeting”,“2014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MRS Fall Meeting”等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2015年获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支持。
研究领域:
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研究是当今信息与能源发展的前沿领域。柔性电子技术是将高效光电器件集成在柔性、可延展性塑料或薄金属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其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溶液加工半导体是柔性电子技术的核心材料,其中的胶体量子点和有机半导体材料具有带隙可调,易于加工,可大面积沉积,基板兼容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其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和集成电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但是,胶体量子点和有机半导体薄膜中载流子传输速度受限于”,迁移率相对较低,并且薄膜中多界面也带来了更多的缺陷,限制了其光电性能。研究光电转换材料中传输机制,突破材料与器件性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孙斌老师致力于提高载荷传输速度和降低缺陷密度,以高性能光电器件为研究目标,通过溶液加工半导体材料设计、合成及器件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主要工作有:
i)理解了量子点薄膜中载荷陷阱来源,解决了不能同时提升钝化和载荷传输速度的难题,实现了国际专业机构Newport认证的Pb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PCE当前纪录12.4%;
ii)红外胶体量子点利用传统晶体硅所不能吸收的红外光,报道了当时最高的c-Si滤波红外PCE,引领了红外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方向,授权国际专利1项;
iii)开发III-V族无重金属红外量子点,通过研究III-V族表面结构,首次实现了III-V族量子点在红外光探测器的应用,响应速度与探测度可比拟商用硅探测器;
iv) 基于提高电耦合设计全平面深LUMO聚合物半导体材料,报道当时最高聚合物电子迁移率,并通过器件工程实现纯n型晶体管,使低功耗、高性能聚合物薄膜电路成为可能。
科研项目:
宽光谱响应调控量子点探测材料及其异质堆叠集成技术,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2024.12-2027.11,课题负责人
面向高速响应二极管的InAs短波红外量子点表面性质及其传输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2024.1-2027.12,主持
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经费,人社部,2022.11-2025.10,主持
面向MicroLED全彩显示的色转换成高分辨率喷印制备技术,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2024.12-2027.11,骨干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