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培亨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1月开始作为我校的双聘院士引进加入南京邮电大学,学科方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挂靠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吴培亨院士自加入南邮以来,作为南邮物联网研究院、教育部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无线通信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学术平台的首席科学家/名誉主任,积极指导南邮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工作。
主要成绩包括:
1)指导团队先后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次、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次、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次、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次、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3次,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次。
2)指导团队成员发表IEEE权威期刊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1篇论文获IEEE通信学会海因里希赫兹奖(The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Heinrich Hertz Award)。
3)在吴院士的指导下,团队于2019年至2024年成功承办了六届全国物联网大会,先后有40多位国内外院士参加大会并做特邀报告,已经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打造了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1) 智能车联网络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未来交通环境尤其是车联边缘环境下复杂多元任务的一体化实现问题,综合利用当前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知识图谱、5G/6G等领域最新理论与创新技术,重点研究类脑智能启发的车联网络相关技术,构建车联边缘网络类脑智能体系与群智综合决策机理,实现多维度、多尺度信息的采集汇聚和表征处理,增强车联边缘进行需求感知、数据汇聚、信息协同的处理能力,实现时空多尺度多源信息的统一适配、规范表征和融合挖掘,有力推进车联网的深度智慧化,为实现“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智能交通系统”这一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2) 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针对云化控制、工厂互联等时间敏感应用场景的工业互联网中确定性服务保障问题,综合利用MEC、时间同步、语义通信、数字孪生等领域创新技术,重点研究时间敏感网络自适应融合的网络体系架构和大规模多样化业务需求确定性保障的传输理论,包括时间同步对齐与多域资源跨层适配、时延敏感环境下的确定性路由、MEC 赋能的工业互联网协同管理等关键技术,旨在实现“多样复杂的工业生产场景下端到端业务传输超低时延/时延抖动需求的确定性保障”这一根本目标,为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的跨越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3) 卫星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针对面向确定性服务保障的卫星物联网多层次异构网络的一体化融合覆盖问题,综合利用蜂窝无线通信、卫星通信、NFV、通感算一体化等领域创新技术,重点研究测量与模型联合的链路动态认知、基于通感算融合的人机物混合接入技术、卫星通信系统传输优化技术、卫星通信系统资源管理技术,以期实现卫星技术深度赋能物联网,达成“全天时、全地域、全空天、全业务通信需求的确定性保障”的根本目标,为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未来 6G 系统的构建贡献力量。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本团队!